班主任德育工作经验分享(三):在深科,做一名摆渡人

2025-07-03

我在深科三年的教育心路,不仅是关于教书育人的故事,更是一场关于生命成长的对话。在技工教育的特殊土壤里,每一株幼苗都需要我们用心浇灌。


一、初到深科:我曾以为自己是“工厂拉长”


曾冬花老师(右二)和田红宇老师(右三)带学生参加2025“思睿启明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技能竞赛


三年前,我清晰地记得,刚来到深科时,第一次我的前辈老师带着我听课。我看着教室里老师在上面讲课,大部分学生在趴着睡觉,一个班30多个人,听课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我直接被震撼住了,想到他们的父母,看着他们的表现,我百感交集,再看着男厕所里面冒出来的烟雾,心里充满困惑:“这就是我要为之奋斗的教育吗?”


那时的我,甚至觉得自己像个“工厂拉长”——学生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我的任务,就是按照“订单”把他们加工成标准件。我每天都在问自己:我的意义是什么?难道只是每天叫醒一群不想醒的人?我的价值在哪里?为什么要浪费生命在一群没有意义的人身上……我曾数次想过要逃离,逃离这些负能量,逃离这些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感受不到阳光的人。


直到有一天,我在学习心理咨询时,遇到了一个词——“延缓偿付期”。我记得那天晚上,我的思想,像被敲开了一扇门,几个月的思考,让我瞬间茅塞顿开。



二、延缓偿付期:深科是一艘渡船


埃里克森说,青年期是一个“心理延缓偿付期”——青年期需要从不承担社会责任到以社会角色出现并承担社会角色责任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要经历复杂而艰难的同一性确立和对社会生活的选择。有了这种社会和心理的延缓偿付,青年便可以利用这一机会通过实践、检验、树立、再检验的往复循环过程,决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自己的职业,并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他们需要时间,去探索“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深科这样的学校,恰恰给了他们一个缓冲的港湾。


如果没有深科,这些被传统教育“筛选”下来的孩子,会流向哪里?街头?工厂?还是社会的边缘?我突然明白,深科的存在,不仅是教他们技能,更是给他们一个成长的空间,让他们在犯错、尝试、跌倒、爬起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路。


那一刻,我在日记本上写下一句话:“我们是摆渡人。”我们不是流水线上的质检员,而是载着他们驶向未来的船夫。


故事:那些让我坚定的事


故事1:那个“问题学生”的短信


曾有一个班被称为“电商老师的噩梦”,而我偏偏选了一个最调皮的学生当科代表——他上课睡觉、顶嘴、抽烟,但当我提问时,大部分时候全班只有他的反应最快,而且别人不能答对的时候他能答对。我发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特意在学习中多引导他,锻炼他。


后来,他退学了。我以为这段师生关系就此结束,直到某天,他突然发来消息。



那一刻,我明白:教育的影响,从不在当下,而在未来。


故事2:摘下的唇钉


有个男生,总戴着夸张的唇钉。我劝过、家长骂过,都没用。直到有一天,他请假前来找我,问我有没有发现他有什么不一样?我发现他把唇钉摘了,我以为他是担心被学生科抓才摘,他说:“因为你跟我说了很多次,我后来想也不能拖累你”。那一刻,我的心情是激动的,我觉得他感受到了我的用心,他也反馈给了我的用心,因为那个用心,我激动得发信息给家长,家长也很欣慰。那一刻,我知道,用心,是双向奔赴的过程。当你收到反馈的时候,你也会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和幸福。


故事3:“老师,我们还想跟着你”


有一次秋季开学,几个“问题学生”主动找我:“老师,我们想继续在你的班。”他们抽烟、打架、迟到,我知道我接受了有可能会经历怎样的困难,他们可能坚持不下去退学,可能在班上还会给我找各种事,需要我很大的心力去管理,但我还是答应了。


因为我知道,他们需要的不是放弃,而是有人愿意相信他们还能改变。即使还有一丝希望,我都不能放弃。


故事4:“老师,感谢您!”


我有一位学委,她的成绩在当时班里面还可以,同学对她认真学习的态度评价很高。后来要参加高职高考报名的之前,她跟我说家长不考虑她读大学,技工学校毕业后找个电商相关工作就好。我到现在还记得,中午的时候跟她爸爸妈妈打电话,聊了一个多小时,跟家长反馈她的学习情况,沟通高职高考的意义,也把孩子的闪光点分析给家长,后来第二周我收到了那位同学的报名表。当时我很感动,家长对我很信任,并听取我的建议。后来在一个1月份学期末的一天,她突然带着花来找我,我很惊讶,原来过几天她就要参加春季高考了,她带着花过来感谢我。如果没有老师对她的建议,对她爸爸妈妈的深入沟通,那她也不会有走上大学的那条人生路。后来她也考到了300多分的好成绩。


在电影《第二十条》里面有一句台词,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我当时很震撼,想到自己的职业,我想改一下:在技工教育这条路上,我们为学生处理的不是一件件事,而是一个人的人生。


三、深科的意义:不是加工厂,而是练兵场


今天,如果有人问我:“深科的意义是什么?”


我会说:“这里不是标准件的加工厂,而是让每一块‘毛坯’找到自己形状的练兵场。”


我们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人,而是陪他们走过迷茫期的摆渡人——也许今天他们还在睡觉、顶嘴、犯错,但谁知道呢?或许某天,他们会在某个车间、某家店铺、某台机器前,突然想起深科的某节课、某句话,然后对自己说:“原来,那时候老师没放弃我。”


我经常跟学生们说的是,每个人头上都有一颗星星,老师有一种超能力,能够看到大家头上那颗星星,而老师的使命,就是帮助你们擦亮属于自己的光芒!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未来的职业教育道路上,汲取能量,让自己成为闪亮的那颗星星。


而这,就是我们坚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