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处置演练丨出现阳性病例怎么办?深科这场演练告诉你答案!

2022-10-05





为进一步完善我校疫情防控工作机制,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9月29日,深圳市深科技工学校模拟学校收到疾控机构通报,以在校内核酸检测中发现“一管10混1样本初筛阳性为背景开展演练,全面检验和提高我校校园疫情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培训



本次活动学校成立了演练领导小组,校长肖旭东任总指挥,常务副校长陈夫文任第一副指挥,副校长张幼桥、陈潮珠及卫生健康副校长麦合权、校办主任钟响任副指挥,下设信息联络组、医疗保障组、学生组、后勤保障组、教学组、综合组等八个演练工作组,各工作组任务清晰、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图片

演练前夕,学校多次组织疫情应急现场处置小组成员召开会议,商讨、完善演练方案。并进行了一次桌面推演,逐一推敲演练各个环节,让全体成员熟知演练流程、职责要求、注意事项等各项工作。



实战演练

线

场景一:学校早期响应

下午15:30分,信息联络组组长王仕龙接到区疾控中心电话,称我校今天核酸采样中有一管“10混1样本初筛阳性”。王仕龙马上将情况向分管校领导、副指挥张幼桥副校长报告。

图片

副指挥张幼桥副校长紧急召集校内各个应急小组成员到综合楼一楼大厅集合,启动校园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

图片

应急预案启动后,校园广播响起深科应急状态提示音乐——轻骑兵序曲,并播发指挥部紧急通知:学校现在启动防疫应急预案!请各位师生在原班级等候,室外上课班级立刻回班,请当班老师维持本班秩序并安静等候最新通知。

与此同时,后勤保障组迅速拉起警戒线封闭校门,对校门实施管控,人员不进不出。

图片
图片

信息联络组联系社区“三位一体”人员,等待上级部门到位。家校联络组成员通过电话或微信通知10混1学生家长,提醒家长及同住人配合疾控中心做好各项处置工作。


       疫情发生后,学校迅速进入教育教学应急状态,暂停线下教学,班主任老师迅速回到教室,向同学们通报情况,开展心理疏导和防疫知识讲座,告诉同学们不串班留在教室,等候上级有关部门最新消息。



场景二:初选阳性学生班级学生分类转移

医疗保障组的老师们身着二级防护服,携带50套N95口罩和医用外科手套赶赴疑似阳性病例教室。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10位10混1”的同学从教室前门走出教室,在医疗保障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洗手消毒、更换N95口罩,保持2米间隔,从专用通道前往校内隔离点。其余的同学也从教室后门有序地撤离到备用教室随后,后勤保障组对该班教室及同楼层的厕所、相关宿舍进行封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场景三:抗原检测、初步流调及心理辅导

在隔离点,医疗保障组老师10混1学生做抗原检测并指导同学们填写近4天校内及校外的活动轨迹,为疾控中心的流调做前期准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医疗保障组老师将核酸抗原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的同学带往隔离观察室单独隔离,并指导其穿上防护服等候社区三人组进一步指示。

图片

在社区三人组的引导下,阳性病例、密接和次密接学生有序转运。

图片

场景四:校园终末消毒

在师生全部离开校园后,后勤保障组协助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校园所有涉疫区域进行采集环境样品、污水采样和终末消毒。

图片

至此,学校在政府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校园疫情处置工作圆满完成。


图片

(楼村社康中心范丽珍医师点评)


演练结束后,楼村社康中心范丽珍医师对本次演练进行专业的点评指导。她肯定了演练过程中各演练小组配合到位、动作规范,演练达到了预期目的,同时也对演练中的细节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图片

(副校长张幼桥总结)


整个演练准备充分,各演练小组响应迅速、配合默契,应急处置科学得当,取得了圆满成功。”副指挥张幼桥副校长肯定了此次应急演练,同时强调了提升师生防疫意识和应急技能的重要性,针对演练中发现的细节问题,还将进一步优化防疫流程,确保校园防疫工作万无一失。

图片

以练为战,防范未然。学校通过组织开展校园应急演练活动,进一步熟悉工作流程,掌握核心要点,把各项防控措施和要求落实落细落具体,做到反应迅速,灵敏高效,真演实练把我校疫情应急处置队伍锻造成一支业务熟、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疫情应急处置队伍。